最新新聞
首頁 > 最新新聞
下班不想回LINE 勞團倡離線權
2021-10-17
數位科技大舉入侵勞工的下班時間,雇主可隨時、隨地透過Email、LINE等通訊軟體交辦工作,迫使勞工一直處於「待命」狀態,帶來身心壓力。疫情爆發後,遠距工作更廣泛,上下班時間界線也更模糊,有勞團倡議,應比照部分歐洲國家,在法令導入「離線權」(the right to disconnect)概念。

「離線權」是指員工在工作時間外,有權利斷開與工作有關的聯繫,不接收或回應任何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電話或訊息,且不會因拒絕聯繫而遭懲處。

勞動部勞安所曾在二○一六年發表「雇主於下班後指揮勞工工作之現況及案例研究」,問卷結果顯示,有五成受訪勞工在下班後仍會使用通訊軟體進行工作交付,高達近六成五認為會造成心理負擔,應限制或減少下班後使用通訊軟體交辦公事。

勞動部條平司長黃維琛直言,離線權入法,在實務上不可行,且勞動部有「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遠距辦公時,勞資可事先約定工時、自行記載加班時數等。

不過政大勞工所副教授張其恆直言,勞基法、職安法雖有勞工休息相關規定,但如何行使休息權、認定休息時間卻不夠清楚。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秘書長韓仕賢說,遠距工作雖能減少通勤,但無形中也讓勞工更常加班,疫情加速讓問題浮上檯面,雖然談立法還太遠,但現在開始討論離線權正是時候。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則說,雖然近年已有主管下班時間傳LINE指派工作,卻未給付加班費挨罰的案例,但隨著職業類型多元、科技愈來愈發達,勞動部應回頭檢視指導原則有沒有跟上現在的勞動環境,進一步考量在法令層次規範勞工離線權。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說,員工持續輪流居家上班,有些權益上的問題要注意,如加班規定較複雜,另公司在水電、房租上減少支出,也應考慮回饋給員工。
2021.10.17 聯合報 / 記者葉冠妤、徐偉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