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崴電子報
首頁 > 中崴電子報
第77期
2022-02-07
111年2月製

 元旦起「36年規定廢除」 值日夜班超時老闆要給加班費、違者最高罰百萬
「事業單位實施勞工值日(夜)應行注意事項」自今年元旦起停止適用,勞動部表示,雇主如有使勞工從事值日(夜)工作,一律認屬工作時間,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計入延長工時時數並給付加班費,若事業單位未依規定給付,將開罰2至100萬元。
勞動部說明,注意事項於1985年訂定,主要為規範事業單位在工作時間外安排勞工「從事非勞動契約約定之工作」,例如處理緊急文件、接聽電話、巡察事業場所等工作;因值日(夜)之態樣有別於平日的工作,歷年來並未認定為工作時間,外界多有要求檢討之訴求。
為保障勞工權益,勞動部於2019年3月11日修正該注意事項,增訂值日(夜)津貼建議數額,宜不低於每月基本工資除以240再乘以值日(夜)時數之金額。另修正原「不得使女性勞工從事值夜」之規定,並增訂雇主應提供必要安全衛生設施,促進職場性別平權。但妊娠或哺乳期間之勞工,仍禁止從事值夜。
勞動部進一步指出,有鑑於勞工於值日(夜)時段,空間與時間上均難脫離雇主的指揮監督,應與時俱進,將「值日(夜)」逐步回歸《勞動基準法》上「工作時間」的意涵。勞動部再次提醒,自2022年1月1日起,值日(夜)工作,將回歸《勞動基準法》工作時間之相關規定,除了應符合正常工時及延長工時之上限規定外,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部分,仍應計入延長工時時數並給付加班費。
111.1.1 周刊王CTWANT |林姸君

 去年成長2.5% 國人年薪65.6萬元 六年新高
你的「薪」情好嗎?根據104人資學院最新出版《2021-2022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平均年薪總額為65.6萬元,年增1.6萬元,創六年新高,增幅2.5%。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指出,國人年薪總額在64萬元上下徘徊三年後,今年終於攻上65萬,分析原因,應和今年前三季外銷訂單4,8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4%,外銷暢旺帶動整體薪資上漲有關。 
2021年平均年薪總額前十大產業中,以「半導體業」92.1萬元最高,其次為「電信及通訊業」83.9萬元、「金融業」80.8萬元、「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排名第四,平均年薪總額為80.1萬元。排名第五至第十名,則依序是電子零組件相關業、軟體及網路業、營建業、光電及光學相關業、化工與石化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業,平均年薪總額均有70萬元以上。 
其中,營建業受惠於房市熱與去年相比增加8.5%最多。 
不過,花梓馨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該份調查同時顯示,2021年學士起薪3.1萬,五年來首次下滑;碩士起薪3.5萬,也是六年來首次下跌。花梓馨分析,今年新鮮人投入就業市場剛好是台灣本土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預期更難找到工作的心理,加上新鮮人談薪籌碼有限,使得學士、碩士新鮮人起薪雙雙下降。 
若依職系,碩士、學士起薪最高的是「研發職系」、「工程施作職系」,最低的則是「生產第一線直接員工職系」高低相差6,000~8,000元。高薪的「研發職系」碩士可達40,000元、學士34,000元,「工程施作職系」碩士可達38,000元、學士34,000元。低薪的「生產第一線直接員工職系」,碩士32,000元、學士28,000元。 
104人力銀行指出,《2021-2022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為104人資學院連續第七年進行的年度報告,該年薪總額包含年本薪(平均月薪乘以12個月)、津貼、固定保障年終/年中獎金、以及績效獎金、佣金、業績獎金、員工分紅等變動獎金。 
展望2022年,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47.7%企業表示將新增職缺,新增職缺重點產業為半導體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以及軟體網路業。其中,半導體業將有67.1%企業將新增職缺,比率是所有產業之冠。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指出,2022年有近半數企業將新增職缺,平均增額10%,至於2022年就業市場急需的五大關鍵人才,鍾文雄認為,包括:數位科技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5G、數據優化人才;電子商務、數位經濟的全球互聯網及跨境電商人才。還有健康產業需要的生技及防疫相關人才,以及資訊安全人才。當然,可以兼具業務與行銷的整合型人才,亦是目前和未來就業市場急需的關鍵人才。 
111.1.2 聯合新聞網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3月前雇主應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
雇主注意了!勞動部提醒,若有僱用適用舊制勞退制度勞工,應檢視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金額是否足額,若有不足,應於3月底前補足。
勞動部提醒,為落實《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足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規定,僱用適用舊制勞退制度勞工的事業單位,應檢視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金額,是否足以給付本年度預估成就退休要件勞工所需的退休金,如有不足,雇主應於3月底前補足。 
勞動部說明,適用舊制勞退制度勞工,於符合自請退休要件,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工作25年以上、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或年滿65歲符合得強制退休要件時,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第55條標準,一次給付勞工舊制退休金。
勞動部進一步解釋,為保障舊制勞工退休金權益,依104年2月4日修正之《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規定,雇主應於每年年底檢視次一年度成就退休條件之勞工所需退休金,並於次年3月底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差額,提撥至事業單位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
勞動部也提醒,截自去年底前,已有30家企業因未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遭開罰,其中還有企業因累犯遭開罰45萬元。企業若有疑問,可撥打勞動部免付費專線1955,或逕洽所在地勞政主管機關協助。
111.1.5 今日新聞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勞動部今啟動111年春安計畫 首日就開罰471萬元
隨著年關將近,多數行業為趕工較平時忙碌而忽略職業安全,勞動部今天(7日)宣布啟動為期40天的「111年春安期間加強勞動檢查實施計畫」,首日就開出471萬元的罰單,呼籲事業單位對於職場的安全設施及管理絕對不能疏忽,如有延長工時、例假彈性調整措施等,應遵守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
為督促業者重視歲末及春節期間的勞工工作安全並協助其落實自主管理,勞動部於7日正式啟動為期40天的「111年春安期間加強勞動檢查實施計畫」。
勞動部指出,本次春安期間將針對大型公共工程、石化工廠、大樓外牆清洗與夜間工作等高風險工作場所,及涉及公眾安全或業務異常忙碌的交通運輸業、零售量販店、儲配運輸物流業等事業單位,至少實施勞動檢查3,350家次檢查,重點包括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設施、工時、休息、休假及適用例假彈性調整措施等。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組長李文進指出,7日第一天就已開出471萬元的罰單,呼籲事業單位落實各項防災機制。他說:『(原音)我們今天早上由我們署長帶隊,會同各勞動檢查機構,總共檢查23工地、69事業單位,發現159項違反項次,35件停工,總罰鍰金額471萬元。』
勞動部也提醒事業單位,處分不是目的,雇主能確實改善才是重點,如有延長工時、例假彈性調整措施等,應遵守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事業單位。如違反《勞動基準法》部分,每項可處新臺幣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每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如有立即發生危險者,將依法停工。
111.1.7 中央廣播電台 楊文君採訪

 注意!徵才「號召熱血青年」涉年齡歧視 直接罰30萬
勞動部表示,「就業服務法」明定禁止年齡就業歧視,「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也訂有年齡歧視禁止專章,禁止雇主因年齡因素歧視求職或受僱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事業單位只要觸法,就開罰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布單位名稱、姓名。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就業年齡歧視」是指求職人或受僱者因為年齡因素,在招聘過程或僱用上受到不公平或不同的差別待遇,就業年齡歧視可能出現在招募廣告、進用分發、考績升遷、教育訓練、薪資給付或解僱等事項上,給予差別待遇。
他舉例,去年2月台南東光國小在學校網頁召募廚工,限定年齡須在60歲以下,有求職者覺得不公,因此向台南市政府提出申訴,台南市府也確認學校違法,理由是適合廚工工作與否要看的是能力,無關乎年紀,當時台南市府考量法令上路不久,減輕處理,只對學校開罰10萬元。
另一個例子是,109年曾有科技公司在徵才網站上寫明「號召熱血青年軍加入」,客觀上限縮了特定年齡層的就業機會,最後該事業單位也遭裁罰30萬元。
不過,黃維琛指出,有4個類型可算例外,第一種是基於職務需求或特性對年齡做特定限制,比如拍戲要找童星;第二個薪資給付上,如果是依年資、獎懲、績效等或其他非年齡因素晉級,也不構成年齡歧視;第三是依其他法規規定任用或限制,比如保全業法規定任用人員的年齡限制,或者職業駕駛執照有年齡上限,也不算就業歧視,第四是依照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給予中高齡及高齡勞工獎勵措施,也不算歧視。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求職人或受僱者如有遭受年齡就業歧視,可逕向工作所在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提出申訴。雇主違反規定者,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布其名稱、姓名。
111.1.11 文/聯合報 /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總統公布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及《就業保險法》第19條之2條文,施行日期將由行政院另定之
《性別工作平等法》即將施行20週年,為增進受僱者生育、養育期間的各項福祉,以營造更為友善育兒環境,總統今(12)日公布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及《就業保險法》第19條之2條文,新規定施行日期將由行政院另定之。
勞動部表示,本次修法將「產檢假」及「陪產檢及陪產假」由5日修正為7日,新增2日之薪資費用,考量企業之負擔能力,全部由中央政府補助。此外,為鼓勵父母共同陪伴子女成長,新規定讓雙親可以同時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搭配《就業保險法》之新修正條文,雙親也可同時請領津貼。而彈性工作時間協商適用之放寬,亦可導引事業單位讓受僱者有更大使用彈性。相關修正可給予育兒父母更多支持。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配合《性別工作平等法》之修正規定,已著手研訂相關子法及措施,亦將強化宣導及輔導,讓法案順利上路施行,落實政府對勞工的承諾與保障。
111.1.12 勞動部

 解方…多元用人 留才、女性、中高齡
「企業必須有多元化的用人策略,不能再像過去,只想找年資三、四年的年輕人,然後給低薪,這種單一用人策略,很快就會發現沒有選人空間」,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指出,很多企業還是想用移工解決缺工,但是台灣不可能無限度開放移工,企業一定要往更多元方向思考。 
「如何留住人才比找人更重要,」處在就業媒合第一線,一○四人力銀行觀察到人力市場已從賣方進入買方市場,提醒企業要更加強留才。 
企業端部分,李健鴻建議,第一、愈來愈多中高齡勞工願意繼續工作,企業可以多開發中高齡員工,並善用勞動部進用高齡勞工獎勵津貼,提早熟悉管理中高齡員工。第二、開發女性勞動力,企業可以採部分工時,歐洲卅年前就用兩個部分工時等於一個正職工作量模式,大量進用二度就業婦女。第三、台灣年輕人一年以內流動率是OECD國家中最高,高達二成以上,企業應思考如果用畢業生,可以用什麼策略留住年輕人。 
至於政府端,李健鴻提出四大建議。 
其一、移工變移民,讓一些已在台灣工作多年的移民長期居留,成為重要勞動力;其二、原本在海外就業或打工度假,因為很多是三十歲以下年輕人,政府可以有長期協助方案。 第三、目前至少有六、七萬年輕人落入怯志工作者,政府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找出這群人,協助投入就業。第四,這幾年有一群人因為照顧家人或是家庭問題退出職場,政府可以深入了解這群人目前就業狀況,是否可能重返職場?如果有,有那些配套可以協助這群人同時兼顧家庭與就業? 
一○四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建議,企業要建構友善職場,調整管理風格,例如年輕人不想被高齡主管管,主管要更開放彈性,如居家上班、彈性工時、特休假給多一點,這些都是留才的方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服組組長陳世昌表示,去年底推出產業缺工方案,如營造業除了個別媒合,另增「工班」團隊媒合,助業者更快找到勞動力。 
111.1.17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疫情衝擊 去年失業率3.95%創7年新高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22日公布去年12月失業率為3.64%,不僅是連6個月下降,且創下2001年以來同月新低,並回到去年4月疫情爆發前的水準,顯示失業情勢逐步改善中;不過,2021年失業率受疫情影響,升至3.95%,為7年來新高。
主計總處公布12月失業率為3.64%,較上月下滑0.02個百分點,也是自去年6月以來,連續6個月下滑,創下2001年來同月最低水準,並回到去年4月本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前的3.64%水準。
若觀察季調後失業率為3.72%,較上月增加0.01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增幅很小,在誤差範圍內,且接近去年4月的3.71%,就長期趨勢來看,仍可視為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統計顯示,12月失業人數為43.3萬人,較上月減少3000人或0.66%,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2000人。
陳惠欣說,12月失業率與季調後失業率走勢一致往下,顯示失業情勢逐步改善中。
若從就業人數來看,去年12月就業人數為1148萬人,較上月增加3000人,陳惠欣表示,12月就業人數雖從5月以來逐步增加,但與4月的1152.4萬人相比,仍差4.4萬人,必須要持續觀察疫情後續,還有關注少子化導致15歲以上人口減少情形。
111.1.22

 勞工職業病健檢補助 雇主每年申請1次
預防勝於治療,雇主應定期為勞工辦理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副司長陳文宗昨(二十五)日表示,職業病防治首重預防,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工作環境須接觸高溫、噪音、鉛、粉塵等三十二種物理化學等高風險作業勞工,雇主得為勞工申請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費用由勞保局支應,投保單位與勞工朋友皆不用負擔。補助採取自願申請制,雇主每年可申請一次。
針對不同危害作業類別,實施對應心電圖、聽力、血液、尿液或胸部X光等各項健康檢查項目,幫助勞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以便達到及早診斷、早期診治的效果。
勞動部指出,為維護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的職場健康,投保單位每年可向勞保局申請一次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避免發生職業病,費用由勞工保險局支付,這部分採取自願申請制。
勞動部指出,今年五月一日施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提供現有從事有害作業被保險人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另為加強保障曾從事相關作業勞工健康,已增列變更工作或離職退保後,得申請健康追蹤檢查規定,作為職業病預防或後續因果關係認定依據。
111.1.25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調查:WFH雖成風潮 7成企業偏好看得見員工
疫情延燒2年多,對企業的營運模式產生巨大影響,WFH(居家辦公)成為新風潮。一零四(3130)旗下104人力銀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1月有逾5,300筆職缺註明WFH(在家工作),雖然仍是徵才市場的少數(約占1.5%),但與3年前相比已成長4.6倍。惟企業、員工對於WFH的認知不同,過半的企業認為WFH工作效率比進公司差,51%的上班族則認為,WFH的效率跟進公司一樣。
104人資長暨整合招募服務處資深副總鍾文雄分析,由於去年疫情突然爆發,許多企業在未做好充足準備即進入WFH,過去一年中,58.1%的企業與37.7%的上班族曾有WFH的經驗。疫情一度緩和,僅約5%的企業與上班族持續仍WFH。如今Omicron疫情飆升,預估WFH比重將再升高。
而居家上班效率如何?報告指出,54%的企業認為WFH工作效率比進公司差,但上班族自覺WFH對於工作的影響程度較輕微,51%的上班族認為,WFH的工作產出和進公司一樣。
另外,104人力銀行調查,企業與上班族對於進公司、混合式、WFH三大工作型式的偏好。結果顯示,企業偏好進公司佔71%、混合式29%(以「3天進公司+2天WFH」之比例最高)、WFH則占0.3%,顯示出企業仍希望「看得見」員工。
111.1.27 工商時報 劉季清/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