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崴電子報
首頁 > 中崴電子報
第66期
2021-03-04
110年3月製

 疫情釀勞工悲歌? 勞動部調查:12.4%沒加班費、沒補休
疫情蔓延一年,讓台灣勞工工作環境變得更血汗了嗎?根據勞動部調查,受到疫情影響,約7%勞工有被裁員、減薪、不加薪或服務單位倒閉等困擾,儘管整體的加班時數減少,但沒領到加班費或換補休的比例,卻比去年增加。
多元計程車駕駛譚先生:「如果以往的話,像白天這種10點多時間,內科應該是沒有5分鐘就出車了,現在就沒有。」
轉動方向盤,往內科方向繞一圈,以往過年前這段期間,是載客的黃金時間,現在,卻是空車乾等。
多元計程車駕駛譚先生:「擔心是一定會擔心啊,可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去改變這個疫情。」
等待時間,就拿抹布,清潔車內環境,或是去排班,減少移動成本耗損;疫情來襲,讓這些靠駕駛為生的「運轉手」們,生計大受影響。
多元計程車駕駛譚先生:「不出門就是沒有行嘛,沒有行我們的影響一定是非常大,然後再加上,以往你可能上班,上班你下班之後可能會聚餐,聚餐之後喝了酒,你就回家你就會坐計程車,很多司機都抱怨說,我的收入可能有掉了,將近三分之一到一半。」
但疫情可不光是衝擊計程車駕駛,各行各業,都「剉咧等」。
記者徐葳倫:「年關將近,擔心會缺錢,今年有高達九成八(97.6%)的勞工透露,想在牛年春節期間,兼差賺外快,比例不但略高於去年的97.3%,這樣的焦慮感,也比2009年金融海嘯還高,是13年新高。」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尤其過去這一年來,勞工的孤單感、不確定性,以及說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的這樣比重,是大幅增加的,有的(打來)詢問大概也跟解雇有關,都跟離職有關,都跟沒有獎金有關。」
焦慮感爆表,讓勞工們甘願犧牲春節連假,賺外快。根據勞動部調查「109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因為肺炎疫情,勞工有被裁員、減薪、不加薪,或者服務單位倒閉等困擾的占7.3%;調查更指出,有加班的勞工占43%,平均每月延長工時為14.9小時,雖然比前年下降1小時;但是沒領到加班費、或者換補休佔12.4%,以教育業28.5%最高,其次為金融及保險業占21.1%,其他服務業第三,占20.2%。顯示疫情的長時間影響,似乎連帶讓工作環境,更加血汗。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隨著疫情的拖久,事實上很多的產業大概也出現了,難以永續這樣的情形,當然首當其衝的一定是勞工,譬如說最近大家對於聚會,或是政府也不鼓勵大家聚會,也不應該聚會,當然導致一些餐飲業、零售服務業等的衝擊,所以我想很多勞工在所得受到影響,所得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大概都會想要多兼職,在兼差過程裡面,可能他的工時是無限延伸的。」
當解雇、放無薪假,成為企業主節流的方式,這樣的情況全球皆然,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工作時數約減少8.8%,約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4倍,相當於減少了2億5500萬個全職工作。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疫情初期主要是所謂的海嘯第一排,譬如旅遊業,特別跟國外人士來到台灣相關行業,衝擊非常大,後來轉為國內的旅遊市場,其實各國都這樣,就是說也許人們的旅遊文化跟慣性,慢慢會轉變,所以海嘯第一排,相對來講有一個比較好的處理。」
疫情衝擊全球,台灣也面臨工時縮短,但已經算是相對穩定,看來在疫情過去前,勞工得咬緊牙關,再撐一下了。
110.02.01 TVBS 徐葳倫 何佳陽

 Google遭控歧視女性及亞裔!賠380萬美元換和解
Google先前被指控歧視女性和亞裔人士,如今確定以380萬美元與控方達成和解,Google也承諾,公司將檢討徵才聘用和薪資給付做法。
綜合《美聯社》等外媒報導,美國勞工部指控Google在2014至2017年間付給女性工程師的薪資低於同等職位的男性工程師,這種情況從Google加州總部、華盛頓州西雅圖巿及科克蘭巿的辦公室都有,預估約有2783名女性員工受到不平等待遇。
此外,截至2017年8月底為止的1年間,女性和亞裔人士赴Google求職的獲聘比例也不平等。
經過長期訴訟,Google願意支付380萬美元與美國勞工部達成和解,其中135萬美元用來補償逾2500名女性工程師少領的薪資,123萬美元用來給逾1700名女性與亞裔人士,以彌補他們到Google求職卻未獲錄取。另外,Google未來5年還將每年提撥25萬美元,作為之後可能需要支付的補償金。
Google也發表聲明,表示「每個人都應依其工作表現獲得薪資,而非他們的身份,公司會致力確保聘僱和薪資給付制度公平無偏見」。
110.02.02 [新頭殼newtalk]

 責任制擬再增3類工作者 電影業須再補件討論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9日電)勞動部今天表示,因不動產估價師及司法院特種車輛駕駛具專業、特殊性,擬適用責任制;電影拍攝現場勞工雖也有申請,但待業者釐清工作場域僱傭及承攬人數比例,補件後再討論,初估3類工作者在指定適用責任制後,影響人數逾1.2萬人。
勞動部今天召開勞動基準諮詢會,討論電影片製作業拍攝現場工作勞工、不動產估價師及助理和司法院特種車輛駕駛適用84條之1(責任制)。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轉述會中內容,在司法院駕駛(警備車、勘驗車)部分,因具特殊性,且工作可能在夜間,或是超過工時;若在外地也很難派人交班,有超過12小時的情況;委員可了解特殊情況,加上也有法務部司機的前例可循,因此大部份都認同。
不動產估價師部分,黃維琛指出,由於估價師需要經過國考專技考試資格,等同會計師具專業性,平時工作如不動產估價、都更業務現場說明會等,不一定能依預定工時執行,也有可能在六、日出勤。
黃維琛說,大多數委員可以理解估價師專業度高,人數也有限;但估價師助理應考慮能否增補人力輪替,減少工時;最後討論同意放寬估價師,但助理、專員則持保留態度。
至於電影片製作業拍攝現場工作勞工,黃維琛指出,包含導演、副導、燈光師、攝影師、化妝師等;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與相關工會團體,已花一年多的時間討論,申請代表會中提到,「如果用一般的工時規定,哪個片子能在8小時內拍完」,希望做守法的台灣公民,法令這樣訂就遵守法令。
黃維琛轉述,申請代表也提到,有時還有天候、地區的情況很難掌握;也找過法律專家、工會討論,工會能理解任何一個拍片現場都不是這麼簡單,目前的情況下,與其理所當然不遵守規定,不如順便將工時上限、假日、休息日的安排一起談,會是好的開始。
黃維琛說,委員則有放寬責任制「對電影業勞工是好或不好的疑慮」,因拍片現場多種工作態樣,很多是承攬、個人工作室,甚至承攬商也有可能有受僱勞工,應該要釐清僱傭、承攬的比例,因此請勞資雙方再溝通,待補件後再討論。
勞動部統計,全國估價師約425人,已受僱估價師約200人,加助理約1200人;司法院特種車輛駕駛約500 多人;電影片製作業拍攝現場工作勞工約1萬人,但還需要釐清。
110.02.09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編輯:張芷瑄)

 牛年顧權益》雇主不得拒絕育嬰留職停薪 最重罰30萬元!
少子化問題已相當嚴重,但仍有勞工因申請育嬰留職停薪,遭到雇主刁難,女性更是備受阻礙,甚至有的還被迫退離職場。根據勞動部去年統計,針對育嬰留職復職,就有16件提出申訴,其中6件成立,共裁罰雇主21萬7000元。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只要在公司任職滿6個月,且每一子女滿3歲前,都可申請,雇主不得拒絕,否則可罰雇主2萬至30萬元!
勞動局表示,有接獲事業單位雇主詢問,有勞工在前公司任職期間生產第一胎,到現在公司後生了第二胎,但勞工向卻是申請「第一胎」的育嬰留職停薪,是否可不同意?
陳信瑜回應,勞工如有育嬰需求,不管勞工的子女是在哪一家公司任職時生育,只要在公司任職滿6個月,且每一子女滿3歲前,都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雇主不得拒絕,也不可影響全勤獎金、考績或其他不利處分,否則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可罰2萬元以上、30萬以下罰單。
陳信瑜說,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申請每一子女的育嬰留職停薪,在子女滿3歲前,不得超過2年,不過公司也可提供優於法令的規定;若勞工同時撫育2名子女以上,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應合併計算,最長的時間是以撫育「最幼的子女」2年為限。
陳信瑜指出,考量部分家庭撫育子女所面臨的困境,勞工的配偶若具正當理由,或同時撫育雙、多胞胎,即使配偶沒工作,雇主仍應同意勞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勞動局指出,為增進民眾及公司,重視防制就業歧視及性平法等議題,已將歷年來編製的相關專刊及宣導摺頁,上架在勞動局網站(https://bola.gov.taipei)/影音書冊/文宣品及出版品/職場平等專區,可隨時上網點選參閱。
110.02.12 風傳媒綜合報導

 牛年顧權益》你的雇主有沒有依規定提撥勞工退休金?違者最高罰45萬!
農曆年節到來,許多勞工仍在崗位上努力不懈,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按《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除每月為「舊制年資」的勞工提撥退休金外,已符合退休條件的勞工,雇主必須估算勞工退休金,專戶餘額不足時應補足差額,若未依規定提撥,可裁處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並可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處分期日、違反條文及罰鍰金額。
陳信瑜指出,有些事業單位設立專戶後,卻未依規定按月提撥勞退準備金,拉低提撥比率,等到勞工申請退休時,又無法足額支付所需的退休金,此時的雇主又會因經營或經濟景氣等因素為由,無力補足差額,即產生勞資爭議或惡性關廠情形。
陳信瑜說,按《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規定,雇主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前,估算舊制勞工的退休準備金專戶餘額,若雇主的餘額不足以給付符合退休條件的勞工,應於隔年的3月底前,一次提撥齊差額,並送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議。
「保障勞工權益!」陳信瑜說,雇主應確實按法規的規定試算勞工的退休金,並在3月31日前補足差額,以免受罰;相關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法令諮詢,可撥打台北市政府1999市民熱線轉勞動局勞資關係科。
為讓雇主便於計算足額提撥金額,勞動部也提供了預估隔年「勞工退休準備金足額提撥退休金試算」的網站(網址:https://calc.mol.gov.tw/pension/(S(3zdwko45eosdat453wf2nj55))/labor_priority.aspx)
,歡迎雇主多加利用。
110.02.13 風傳媒綜合報導

 新北勞工局啟動勞退舊制專戶大清查 跨局處合作保障勞工退休金
新北市勞工局近3年已為退休勞工陸續追回3000多萬元舊制退休金,今年將啟動「勞退舊制專戶大清查」,結合經發局擴大清查,以確保適用舊制勞工領到退休金,並擴大輔導事業單位註銷專戶領回準備金餘款,希望透過跨局處合作,擴大保障同時儘速完成全面清查。
以往勞基法規定勞工必須在同一家公司任職滿25年,即俗稱「勞退舊制」,絕大多數勞工往往領不到退休金,至2005年7月政府增訂勞工退休金條例,俗稱「勞退新制」,新進職場勞工一律適用新制,若在 2005年前已進職場,可在5年內決定是否轉用新制,或是新、舊制併採。
勞工局去年已主動邀請無舊制勞工的企業人資參加宣導會,今年除了持續透過主動電聯、函文輔導,更進一步商請經發局協助,當事業單位臨櫃辦理解散或歇業登記,立即發放文宣提醒註銷專戶。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歷年審核註銷專戶領回餘款申請案時,發現仍有部分勞工,明明離職時已成就退休條件,卻未請求舊制退休金,一旦發現此類情形,勞工局會先要求雇主辦理給付,之後才會同意註銷專戶,勞工局近3年協助42名勞工陸續追回3000多萬元舊制退休金,協助勞工每人約領回數10萬至百萬不等。
他說,初步清查,新北市轄內尚有1萬8千多個勞退專戶,其中8千餘戶已無僱有舊制勞工,勞工局將列為優先清查對象,以維護勞工請求舊制退休金權益。
勞工局也提醒,勞工申請退休時,除了請領勞保給付,也要確認是否符合申領舊制退休金條件。若適用舊制退休勞工發現離職時已達到退休條件,雇主卻未給付舊制退休金,應儘速向雇主提出申請,以免超過5年請求權期限,導致權益受損。若有任何疑義,可向新北市勞工局洽詢,電話2960-3456分機6334~6350。
110.02.18 新頭殼newtalk |王峻昌 新北市報導

 去年薪資擺脫負成長 但受僱員工數減少為海嘯後首見
主計總處公佈去(2020)年12月及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1538元,年增1.7%,擺脫我國從民國92年以來的薪資倒退現象。不過,去年在疫情衝擊下,受僱員工人數795.5萬人,年減1萬2千人,受僱員工退出率高於進入率,為11年來首見。(張佳琪報導)
去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出爐,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全年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4萬2498元,年增1.47%;每人每月總薪資5萬4320元,年增1.24%。剔除物價因素,去年物價指數下跌0.23%,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38元,年增率1.7%。
我國實質經常性薪資從民國92年後呈現負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去年的數字顯示,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現象不復見。陳惠欣說,扣除物價因素,去年是歷年較高水準,為4萬1538元,主要受到調薪以及物價影響,因為物價去年是負成長。
受僱員工人數全年是795.5萬人,年減1.2萬人,減幅為0.15%,是金融海嘯以來首次出現減少,關鍵因素就是疫情。陳惠欣表示,109年全體受僱員工進入率2.24%,年減0.1個百分點、退出率2.27%,年增0.02個百分點,11年來首見,代表景氣波動變大且變差。
110.02.19 中廣

 企業加薪、物價下跌 薪資終於不再倒退嚕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受僱員工人數及薪資,其中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達四萬一五三八元、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七,創歷史新高,終於超越九二年的四萬○九二二元,一舉終結十六年來的薪資倒退嚕魔咒。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企業加薪,加上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百分之○點二三,是擺脫薪資倒退的兩大關鍵因素。
不過,去年全體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七九五點五萬人,較前一年年減一點二萬人、百分之○點一五,則是十一年來首見負成長。其中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住宿餐飲業年減二點七萬人最多,其次是製造業年減一點四萬人。
一般而言,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為本薪及按月發給的津貼,總薪資則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紅利及績效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若要觀察員工薪資是否趕得上物價漲幅,不被通膨吃掉,就必須以扣掉物價水準的實質性經常性薪資為觀察重點。
往年主計總處公布受僱員工薪資狀況雖年年都會正成長,但若以實質性經常性薪資比較,都無法超越九二年的四萬○九二二元,因此媒體常以薪資倒退嚕來形容勞工的低薪資狀況。從九二年以來,甚至在九七年到一○六年之間,實質經常性薪資都掉到四萬元以下,可說是悲慘的十年。
主計總處昨公布去年受僱員工人數及薪資,去年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二四九八元、年增百分之一點四七;總薪資為五萬四三二○元、年增百分之一點二四。重要的是,扣除物價指數後,實質經常性薪資達到四萬一五三八元,超越九二年的四萬○九二二元,終於擺脫十六年來的薪資倒退嚕魔咒。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去年雖爆發疫情,但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調薪,加上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下降、油價暴跌,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使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百分之○點二三,因此擺脫實質薪資倒退。
如今疫情獲控制,若全球經濟活動回溫,物價走揚,實質經常性薪資是否繼續成長?陳惠欣說,國際疫情影響仍在,且物價變動因素很多,難預期後續發展,但至少台灣薪資仍會有自然成長。
110.02.20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單月加班101小時 指南客運成累犯
客運業者因排班與人力不足,駕駛超時問題難解,新北市勞工局19日公布今年首波違法雇主名單,共有331家業者違法;其中指南客運、淡水客運再次因勞工超時問題上榜,分別被開罰75萬及55萬元,指南客運甚至有勞工單月加班101小時,這已是近5年第7次違法,累計開罰310萬元。
勞工局公布今年第1波違反《勞基法》、《職安法》、《性平法》、《勞工退休金條例》的雇主名單;《勞基法》違規情形以「未依法給付加班費最為嚴重」共98家,其次為「未逐日記載出、退勤時間」有52家,再來有48家業者使勞工超時工作;違反《職安法》部分,以未提供必要安全衛生設施最為普遍,共有78家;另有1家因拒絕勞工育嬰留職停薪請求違反《性平法》而遭開罰。
勞檢處專委張享琦表示,指南客運甚至有勞工單月加班達101小時,淡水客運則有勞工單月加班達95小時,2家公司已是第7次及第6次違反同一規定,各遭重罰75萬及55萬元。
張享琦說,客運超時問題難解,一來因長途客運時程長,司機南北返一趟很難不超過8小時,加上客運司機工作性質較計程車、貨車司機來得嚴謹,駕駛過程不能隨意上下車如廁、休息,人力普遍不足,全台多數客運業者長期因超時問題挨罰。
此外,西北保全因有延遲給付勞工工資、未計給勞工加班費、未保存勞工出勤紀錄、使勞工超時工作、未給予勞工例假、國定假日及特別休假等多項違規,甚至有勞工單日工時高達22小時及連續出勤達24日,重罰59萬元。
110.02.20 中時新聞網 許哲瑗/新北報導

 1393家違反勞基法 北市開罰1.1億
台北市勞動局19日公布去年違反《勞基法》裁罰結果,共1393家遭裁處,總罰鍰金額達1億900多萬,其中遭罰前3名為南山人壽794萬、遠東航空462萬、中興大業巴士434萬。勞動局也列出前12名違規企業,客運業占5成以上,堪稱幸福企業的亞尼克菓子工坊也在名單中。
據統計,去年累積罰鍰金額前12名,依序為南山人壽794萬元、遠東航空462萬元、中興大業巴士434萬元、光華巴士376萬元、指南客運336萬元、大南汽車262萬元、家樂福204萬元、東南客運106萬元、新店客運106萬元、花旗銀行102萬元、亞尼克菓子工房88萬元及台鐵70萬元。
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去年因司機過勞備受關注,勞動局積極推動客運專案勞檢,在業者尚未改善前,罰鍰金額不斷累計,因此前12名中有一半是客運業者。
勞動局分析主要違法態樣,最多的是「平日延長工時未依法給付延長工時工資」有355家,其次是「未依法給予1例1休」有248家,第3名則是「未依法給予休息日出勤延長工時工資」有237家。
面對裁罰,南山人壽說,將積極了解加班情況,研擬解決方案,目前已逐步增加人力明顯改善;新店客運則說,未來會拉長公車趟次,讓司機員有更多時間休息,但班距不變,搭車權益不受影響。
中興大業、光華巴士回應,將針對不合格項目改善,年輕人不願投入駕駛,未來年長司機退休後,人力可能更少,會思考如何在民眾權益與駕駛員福利間取得平衡。
亞尼克回應,前年下半年員工加班超時造成違規,部分廠務人員為追求產品品質,未留意加班已達上限而違規,經與員工優化工作流程,改善後已無違規。
110.02.20 中時新聞網 游念育/台北報導

 住高雄20年突被調職台北 月薪7萬女處長開告家樂福贏了
如果公司在沒和員工商量的情況下就進行調職,這樣做是合理的嗎?就有一名在高雄家樂福工作已有22年、月薪高達7萬的女處長在某天突然被告知,下個月要到台北總公司報到,讓她相當不滿,經過調解未果決定提出告訴,最後法院也判處家樂福應該賠償該名女處長。
判決書指出,劉姓女處長在1997年到家樂福嘉義店工作,期間她經過多次升職,最後在位於高雄的財務部內部稽核擔任處長,月薪高達73000元,沒想到劉姓女處長卻在2019年3月收到直屬主管的命令,下個月要將她調任到台北總公司,最晚要在6月前往報到。
這樣的調任讓劉姓女處長備感困擾,她陸續透過內部調解、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都無法改變情況,無奈之下只能先北上任職,但薪水並未升高的她到台北之後,每個月都需要額外多出大筆生活開銷,也無法陪伴母親,於是在忍無可忍之下提告,表示公司根本沒跟她商量就把她調任到台北,她工作多年已接受多次調解命令變動工作地點,但仍限於嘉義、台南、高雄之間等南部範圍,此番變動讓她生活驟變。
不過對於劉姓女處長的控訴,家樂福公司則回應,因為總公司全球政策調整,有縮編員工的必要,加上劉姓女處長有表達如果不降低薪資有轉調至台北總公司的意願,認為他們並沒有問題,不過台北地方法院在審理後認為,他們看不出家樂福是否有縮編員工的必要,且劉姓女處長調職地點確實過遠,公司應該在各方面給予協助,但家樂福卻只提供1次性之搬家津貼,於是判處家樂福應賠償劉姓女處長295980元,並按月給付她14799元補貼費用直到將她調回高雄為止,全案仍可上訴。
110.02.21 東森新聞

 雇高年級實習生每年最高補助50萬 一次看懂中高齡就業專法
台灣自109年起人口呈現負成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今天公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相關計畫,並於今天開始受理,相關計畫申請辦法一次釐清。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今天公告「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計畫」、「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訓練補助實施計畫」、「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措施補助計畫」、「僱用退休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同日開始受理。
「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計畫」申請辦法
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長施淑惠表示,要申請補助需達成3要件,首先雇主必須持續僱用屆齡強制退休年齡(65歲)員工達30%、僱用達6個月以上且繼續僱用期間不低於原薪資者;前6個月每月補助新台幣1萬3000元,第7至18個月每月補助1萬5000元。
假設A公司今年度滿65歲員工有3人,公司經評估後預定繼續留用1人,該名員工雖屆臨退休但也願意延後退休,則A公司預定留用比率達33%,已超過30%,僱用達6個月以上且繼續僱用期間不低於原薪資即可提出申請。
施淑惠指出,若3要件其中之一未能達成就喪失補助資格,因此建議在前一年度就規畫隔年滿65歲員工留任,若同年度分別有員工1月、6月、12月滿65歲,在符合留用比率達30%的條件下,3名皆可申請補助,但3人第一筆補助,需等到12月生日的員工留任滿半年後才一次發給。
此外,施淑惠提醒,要申請此計畫的公司員工數至少要3人以上;勞工不得為雇主配偶或3等親以內的親屬;申請日至繼續僱用補助期滿日止,不得強制勞工退休、終止投保或轉換投保單位。
如果是部分工時勞工,施淑惠說,前半年會補助每小時70元、上限1萬3000元;第7個月至第18個月則補助每小時80元、上限1萬5000元;若一名勞工同時有多名雇主,各雇主均可申請,依申請送達時間依序核發。
施淑惠說,預計今年目標補助100家公司;其實去年12月「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上路後,已經有許多行業都來電詢問細節,諸如中高齡看護、保全、餐飲服務業等;計畫上路後會視實施情況再做檢討。
「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訓練補助實施計畫」及「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措施補助計畫」申請辦法
此2計畫是為強化即將屆臨退休的64歲中高齡者工作技能,鼓勵雇主為其辦理退休後再就業準備相關措施。
施淑惠舉例,「準備訓練補助」是雇主指派64歲員工參加國內公開招訓的職業訓練,可申請70%的訓練費用補助;「協助措施補助」則是雇主為64歲員工辦理或提供職涯發展、就業諮詢、創業諮詢服務,可申請諮詢費用或講師鐘點費等相關補助。
施淑惠表示,「準備訓練補助」及「協助措施補助」2計畫可同時申請,合計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而「協助措施補助」計畫也可多單位聯合申請,同樣每一雇主每年最高可補助50萬元;都要求員工訓練結束後才可依證明提出申請。
「僱用退休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申請辦法
「僱用退休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主要用意希望雇主聘僱已退休65歲以上員工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提供實務技術指導或擔任教育訓練講師,每名受僱用的高齡講師每年最高補助雇主10萬元,每名雇主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
此外,僱用高齡講師鐘點費最高每小時1000元,若雇主要申請必須要附講師簽收收據,確保受僱員工有領到補助;講師鐘點費包含於10萬元補助金額內。
110.02.22 yahoo新聞

 企業最憂心管理課題!Z世代不滿2年就跳槽 企業雇用新鮮人意願降低
大學學測成績24日出爐,考生究竟該如何適性選系,為將來的職涯鋪出優勢?《Cheers》雜誌公布2021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出疫情促使大學與企業加快數位轉型,企業亟需善於解決問題的應變型人才。
在學校排名部分,公立大學由台灣大學奪冠,同時名列全國第1;私立大學則由淡江大學再度掄元,排行全國第10名;至於技職大學,則由台北科技大學排名最高,位居全國第6。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顯示,疫情衝擊下企業青睞的未來人才,還須具備「解決問題的應變力」、「人際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3大關鍵 DNA;也就是學歷不再是企業第一看重的要件,看重的是面對變局還能夠解決問題的應變實力,這類人才在愈趨競爭的就業市場中將更脫穎而出。
調查指出,2021 年企業最愛大學生前 10 名分別是:台大、成大、交大、清大、政大、北科大、台科大、中山、中央、淡江。
從調查中的 9 大能力指標分析,台大一舉奪下 6 項指標第一,分別是: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融會貫通能力與數位應用能力。成大則在學習意願與可塑性、抗壓性、團隊合作 3 項勝出,軟實力備受肯定。其中,解決問題能力一項去年次於成大,今年站上第一,可見企業尤其留心「解決問題能力」的特質。
檢視前 10 名榜單,從 2015 年以來,組成均未改變,僅排名各有起落。可見 10 強格局穩固,已占據 2000 大企業用人極高的心佔率。觀察公、私立大學各自排行,公立大學前 15 名與去年組成相同,除台大掄元外,政大與臺北大學各進步 2 名,中字輩大學表現穩定,中山與中央相較去年持平,中正一舉進入前 10。
私立大學前 15 名與去年相比,由淡江連莊,輔仁、龍華皆進步 1 名,明新科大與大同大學相較去年,為新入榜面孔。技職體系中,台北科大與台灣科大長期難分軒輊,今年由北科大從去年第二名上升為第一,台科大為亞軍。值得關注的是,龍華科大步步驚奇,由前年未入榜、去年飆升到企業最愛技職大學第4,今年再度進步一名,來到前 3 名。
大學畢業新鮮人的起薪小幅提升,但雇用意願降低
受疫情衝擊,2020 年的應屆畢業生可說是進入「就業冰河期」,找工作面臨空前嚴苛考驗。而今年在疫情尚未趨緩下,新鮮人的就業市場水溫依然堪憂。
從調查數據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好消息是,薪資水準相較前兩年小幅提升,逾 4 成企業願提供大學應屆畢業生 3~3.5 萬元月薪,高於去年 37.4%的比例。碩士應屆畢業生的起薪,最多也是集中 3~3 萬 5 千元。學士與碩士起薪距離有縮小的跡象。
然而企業今年在招募新鮮人的意願上較為保守。儘管仍有 8 成企業表示「一般性補缺,與去年相同」,但回答「不招募新鮮人」的企業,從去年佔 6.6%提高到今年的 10.3%,「擴大國內徵才」的比例也從去年 9.9%減少到今年 5.5%。甚至還有 2%的企業回答「減少招聘」。可見疫情尚未明朗,導致企業今年在用人上較為謹慎。
110.02.24 立報 記者潘韜宇

 終於逐漸追上歐洲腳步!台灣兩性薪資差 14%,女性多工作 51 天才與男性同年薪
兩性薪資差距是怎麼算出來的?與國際相比如何?
同酬日為一個象徵性的日子,通常會在隔年統計不同性別國民的整年薪資,以探討男女工資差距、喚起兩性同酬的公共意識。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2020 年薪資統計初步結果顯示,我國女性平均時薪 296 元,為男性 344 元之 86%,兩性薪資差距為 14%;言下之意,女性得較男性多工作 51 天(採歐盟執委會算法:365 日曆天 × 14% ≒ 51 天),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相同。
而台灣的同酬日每年不固定,會藉由前一年的兩性平均時薪差距,計算自隔年 1 月 1 日起女性需增加的工作日數,今年的「同酬日」加上 51 天後,落在 2 月 20 日。
影響兩性平均薪資的因素,與性別、工作性質、類型、年資、學經歷等因素有關。
台灣與過往 10 年相比,兩性平均時薪差距從 2010 年的 17.1% 下降至去年的 14%,女性需增加的工作天數由 63 天減少至 51 天。
從國際的兩性平均薪資看來,各國近 10 年來薪資差距都呈現下降趨勢,韓國縮減了 7.8 %、日本縮減 3.3 %、台灣縮減 3.1%、美國縮減 1.1%。而台灣去年的兩性平均薪資差距(14%)低於日本的 31.9%(2019 年)、韓國的 30.6%(2019 年)、及美國的 17.7%。
為何女性收入會比較少?
歐盟近來持續關注性別薪資差距。歐盟女性 2018 年的平均時薪比男性低 14.1%,因各國國情不同,歐盟國間仍存在巨大差異。
透過資料分析,歐盟發現性別在職場上的差距不單只是薪資,女性在獲得工作機會、升遷都產生許多不平等結果。
在歐盟看來,性別因素占了男女薪資差距的 30%,「因歐洲從事相對低薪行業(護理、教育業)的多為女性,而報酬較高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行業,雇用男性職員的比例高達 80% 以上。」
就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面向來看,女性每週須花在無償工作上的時數比男性多,同時可能影響她們的職業選擇,這也是為何歐盟提倡男女更平等地擁有育嬰假,且提供充分的托嬰服務及企業與安排彈性工時相關的政策。
再者,職位升遷的限制(玻璃天花板)也會影響薪酬水平。例如頂尖企業的首席執行長裡,女性比例低於 10%,而歐盟裡時薪差異最大為經理階級,女經理人的收入比男經理人低 23%。
110.02.24 太報 黃梅茹

 請家庭照顧假扣全勤 可罰30萬
有民眾因孩子生病發燒向公司申請「家庭照顧假」,卻被公司視為缺勤扣除全勤獎金,台北市勞動局稽查發現雇主已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勞動局表示,無論男女都適用家庭照顧假,過去也有不少男性提出請假。
只要家人有預防接種或發生嚴重疾病、其他重大事故時,需親自照顧而請家庭照顧假時,不論男女皆可請假,雇主不得因此扣全勤或拒絕請假,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7日為限。
勞動局就業安全科長施貞夙指出,有一位媽媽為了照顧生病的小孩,向公司請了家庭照顧假,結果被扣除全勤獎金,過去在民眾諮詢的案例中,有一名父親因為孩子生病無人照顧,向公司申請家庭照顧假,但被雇主拒絕。
她表示,若雇主逕自認定勞工缺勤,或因此有扣除全勤獎金等不利處分,經查證屬實,可依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將開罰2萬至30萬元罰鍰。
此外,施貞夙說,依照「勞動請假規則」規定,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婚假、喪假、公傷病假及公假扣發全勤獎金,雇主如有違法經查證屬實,可能會面臨《勞基法》裁處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另外,勞動局說明,因新冠肺炎疫情緣故,如果有員工請防疫照顧假,依照《勞基法》規定,雇主不得因員工請防疫照顧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否則,也將會依法處罰雇主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
勞動局長陳信瑜還說,雖然《性別工作平等法》施行細則規定受雇者請家庭照顧假時,雇主可要求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但關於證明文件形式,無明文規定,只要能證明受雇者有需要親自照顧家屬的事實即可。
110.02.24 中時新聞網 游念育/台北報導

 投保薪資未實報 去年罰8600餘萬
勞保投保薪資為勞、就保各項保險給付計算基準,攸關勞工申請給付權益。勞工保險局納保組組長黃錦儀昨(二十六)日表示,勞保投保薪資未覈實申報,件數中有以多報少也有以少報多,去年總計近三千件,全年開罰八千六百餘萬元。此外,假設投保薪資在同地區同業別偏低,勞保局常會列入重點查核對象。
依照《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保月投保薪資應由雇主按所屬員工月薪資總額,並依據「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規定等級申報。
110.02.26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 適用企業下修至百人以上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勞動部今天表示,3月起百人以上企業,若其懷孕或產後一年女性勞工有從事對母性健康有危害之虞工作,應由醫師評估風險,並依結果調整工作措施外,也應訂母性健康保護計畫。
現行「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規定,公司規模達300人以上的雇主,除必須對有母性健康危害之虞的工作,採取危害評估、控制及分級管理措施,同時須找醫師對於妊娠中或分娩後未滿一年的女性勞工,進行評估建議,並採取工作調整或更換等健康保護措施。
配合臨場醫護人員下修至100人以上企業應聘用特約醫護,勞動部去年也預告「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將企業適用門檻從300人以上,下修至100人以上,並要求雇主應訂定母性健康保護計畫,法規將於今年3月1日起上路。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組長張國明說,適用企業門檻下修後,預計新增1500家企業試用,考量有許多中小企業,今年將開宣導會、輔導這些企業符合規定。
張國明也說,預計明年度針對此規定實施專案勞檢,若查獲違法,可處新台幣3萬至30萬罰鍰。
110.02.26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編輯:張芷瑄)

 疫情影響就業未結束 1月失業率4年同月新高
主計總處今(25)日公布今(2021)年1月失業率為3.66%,較上(12)月下滑0.02個百分點,為1年來新低,卻是4年來同月新高,季調後失業率為3.75%,則與上月持平。主計總處指出,雖然失業率已連續6個月下滑,但就業人數仍較去(2020)年同期減少9千人,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市場的影響持續中。
1月失業率較去年12月下降0.02個百分點,但較去年1月上升0.02個百分點,季調後失業率與上月持平,就業市場尚屬穩定;失業週數平均為22.2週,較上月延長0.1週,失業超過1年的長期失業者有5萬3千人,與上月持平。
1月失業人數有43萬8千人,較上月減少2千人,與上年同月相比,增加2千人。失業原因中,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3千人,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1千人,因季節性工作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增加2千人。
1月就業人數1,152萬7千人,與上月持平,其中工業部門就業人數較上月增加5千人,農業部門就業人數減少4千人,服務業部門減少2千人。較上年同期減少9千人,顯示疫情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尚未結束,工業部門減少1萬4千人,農業部門減少7千人,服務業部門增加1萬2千人。
觀察失業率與就業人數變化,主計總處認為,COVID-19疫情對就業機會的影響仍然存在,但影響程度已逐漸縮減。而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以去年2月至5月最大,就業人數大減7萬4千人,去年6月因疫情趨緩解封,就業人數緩步回升,累計至今年1月就業人數較疫情前相差9千人左右。
由於今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中旬,春節後臨時性工作機會減少,主計總處預期2月失業率可能微升。
110.02.26 卡優新聞網

 大數字/遠距、分流上班 效率恐降低
台灣因為防疫有成,造成實際有參與居家工作、分流上班的「打工仔」比率不大,不過,不少參與過的上班族認為,遠距工作、分流上班會讓工作執行難度增加或效率降低,比如說有些需要見面三分情的工作「眉角」,就不是遠距可以取代。
根據思科發布的《未來工作力研究報告》,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僅有7%台灣員工在家辦公,然而86%的台灣員工表示,即使辦公室如常開放,仍希望享有更多自主權,自由選擇在家或在辦公室工作及管理工作時間。
不過,在國內科技大廠擔任主管職務的林先生認為,從管理的角度出發,不論是分流上班或居家工作,在距離的隔閡下,有些下屬還是會偷懶,要達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就會增加他管理上的難度。
而在外商科技廠任職的鄭先生,由於公司推廣居家工作,因此儘管是在國內任職,但他很快加入居家工作行列,對他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去通勤時間,每天等於多了一個小時運用。
但鄭先生同樣認為,遠距工作會造成部分工作效率降低。他舉例,面對面的討論、開會效率優於線上開會,「而且有些事情必須當面談,同事才會優先處理,就是一種見面三分情道理。」
而在金融業上班的劉先生,公司同樣也有實施分流上班,但他表示,分流上班的地點不見得有100%原本辦公室的資源、設備,而且因為同事打散,原本能當面談的事變成要撰寫電子郵件,總體而言,工作型態上比以往更花時間。
110.02.28 聯合新聞網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